服務機器人是一種以自主或半自主方式運行,能為人類生活和健康提供服務的機器人, 或者是能對設備運行進行維護的一類機器人。服務機器人主要是一個移動平臺,它能夠移動,上面有一些手臂進行操作,同時還裝有一些力覺傳感器、視覺傳感器、超聲測距傳感器  等。它對周邊的環(huán)境進行識別,判斷自己的運動,完成某種工作,這是服務機器人的基本  特點。
	如圖1-9所示的機器人是日本發(fā)明出的人形個性機器人保姆 “ar”,“ar”        上共搭載了五 臺照相機,通過圖像識別來辨認家具,它依靠車輪移動,除了會洗衣,打掃衛(wèi)生,還會收拾 餐具等諸多家務雜活。在公開展示活動中, “ar”    演示了打開洗衣機蓋并將衣服放入洗衣機 的過程,同時還展示了送餐具和打掃衛(wèi)生等功能。
	圖1-10所示機器人是由德國研制的新一代機器人保姆 Care-0-Bot3,   它全身布滿了各種 能夠識別物體的傳感器,讓它能夠準確地判斷物體的位置并識別它們的類型;它不僅能夠通 過聲音控制或者手勢控制,同時還具備很強的自我學習能力。
	圖1-11所示機器人是俄羅斯利用“新紀元”公司許多d特研究研制的人形機器人“阿 涅亞”,這款機器人是一種能夠雙腳行走,還能與人對話的服務機器人,它擁有世界先進的 機械結構和程序保障系統(tǒng)。
	圖1-12所示霹靂舞機器人是由英國RM  的工程師開發(fā)研制的,它不僅能在課堂上成為 孩子們的幫手,幫助孩子學習,還能通過計算機設定好的程序來控制身上多個關節(jié)的活動, 從而做出各種類似人類跳舞的動作。
	
 
	圖1-13所示機器人是一款完全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發(fā)成功的“美女機器人”,它不僅能 夠與人進行對話,還能夠根據(jù)自身攜帶的傳感器進行自主運動。這款“美女機器人”擁有靚 麗的外形,還能根據(jù)人的語音指令快速做出反應。
	
			    
			   						 
			       
   
    
   智能安防巡檢機器人是一種主要用于巡邏、放哨、防盜、防火等的多功能機器人,采用多種高性能傳感器自動地檢測障礙物和完成自動值守、報警等各種保安任務    
 
	 
   
    
   (a) 標準輪:2個自由度,圍繞輪軸(電動的)和接觸點轉動; (b)小腳輪:2個自由度,圍繞偏移的操縱接合點旋轉;(c) 瑞典輪:3個自由度,圍繞 輪軸(電動的)、輥子和接觸點旋轉;(d)球體或球形輪:技術上實現(xiàn)困難    
 
	 
   
    
   六腿結構在移動機器人學中已經(jīng)很流行,因降低了控制的復雜性;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各條腿有3個自由度,各腿有業(yè)余伺服電機所提供的2個自由度,僅由臀部彎曲和臀部外展組成    
 
	 
   
    
   四腿機器人在人機交互研究中,具有當作有效人造產品的潛能,能夠走、跑、爬,并運載重負荷,LittleDog是一個小尺寸的機器人,這個機器人在爬行和動態(tài)運動步態(tài)方面,具有足夠強的功能    
 
	 
   
    
   高輻射耐受性確保機器人在惡劣環(huán)境中電子系統(tǒng)正常運作;運動控制能力適配復雜任務與場景;自主導航定位能夠巧妙地利用空間,在狹窄通道和設備間隙間準確穿梭    
 
	 
   
    
   人形機器人有望成為核電全產業(yè)鏈智能化的核心支撐,為核電智能化發(fā)展開啟新篇章;完成訓練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和工藝自主化實現(xiàn)的階段性驗收,標志著人形機器人在核電行業(yè)應用邁向重要階段    
 
	 
   
    
   人形機器人作為具身智能的典型載體,工作應用場景豐富; 對自主性與動態(tài)決策能力的覆蓋不足;動態(tài)與非結構化環(huán)境的適應性;多模態(tài)交互的復雜性可能產生復合風險    
 
	 
   
    
   機器人機械安全是指通過機械結構設計確保機器人在運行過程中避免因機械故障;電氣安全避免因電氣故障引發(fā)觸電;功能安全確保人形機器人在其功能執(zhí)行過程中避免對人員、 環(huán)境或自身造成傷害    
 
	 
   
    
   大小腦智能應覆蓋感知、認知、決策與執(zhí)行的完整鏈路,為下層肢肌體系統(tǒng)提供策略指導與控制信號支持;肢肌體運動結構集成、控制算法與感知反饋系統(tǒng)的融合程度    
 
	 
   
    
   智能-評估大小腦智能、肢肌體運動等能力的水平;可靠-考察機器人在壽命、平均無故障時間以及環(huán)境適應性;可信-涵蓋數(shù)據(jù)可信、算法可信以及行為可信    
 
	 
   
    
   全球電子皮膚市場2024年約63億美元,預計2034年超300億美元(CAGR 17%);模擬人類皮膚的觸覺、溫度、濕度感知,提升機器人仿生能力與交互體驗    
 
	 
   
    
   專用機器人是3自由度/千平方米;面向物品運輸,地面 清潔等單一任務;類人形機器人是300自由度/千平方米;人形機器人是30000自由度/千平方米,對人機交互體驗要求較高的 場景